政讯通中心

欢迎访问打假内参!
当前所在:首页 > 市场监管 > “信用﹢”治理“福州模式”获国办督查激励

“信用﹢”治理“福州模式”获国办督查激励

发布时间:2022-07-05 06:58:27 作者:佚名 来源: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

  

  

  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,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。福建省福州市作为“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、深化‘双随机、一公开’监管和信用监管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的地方”入选督查激励名单。这是继2018年作为“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社会反映好的地方”、2019年作为“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”后,福州市在4年内、第三次由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推荐、获国办督查激励殊荣。

  据了解,2021年,福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市场监管“智慧治理”新模式,构建市场监管重点领域精准治理的“福州模式”,有力“提高效率、提升效能、提增效益”,推动福州市营商环境稳步提升、民生消费安定和谐。

  分类评价系统化,实现重点领域主体精准“画像”。福州市建立了“双模型”分类,在全省率先研发上线“福州市市场监管预警平台”,构建“通用型”信用风险分级分类评价模型,并注重食品、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行业的特点,不断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型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指标体系;获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开展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试点,食品生产信用风险分类专业模型获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通报肯定。同时建立监测预警模块,根据各专业领域监管需求、监管重点、难点,构建9大类风险预警模型,对高风险行为如虚假注册、异常经营、投诉举报异常等进行实时监测,对企业风险隐患进行预警。

  福州市奠定了“大保障”基础,在全国率先成立专职市场监管风险预警职能机构,推动信用风险模型应用于智能分析、定期预警,归集覆盖全市131万主体的3600多万条数据,累计产生预警信息4000余条。福州市实施“高差异”管理,将信用分级分类结果作为双随机抽查依据,将触发风险预警条件的企业纳入“双随机”抽查重点关注库。针对企业分类进行“奖优惩劣”式监管,累计向福州市16家单位推送食品黑名单企业6家、自然人26名,其中依据44号令列严2人。

  信息应用智慧化,实现气瓶追溯链条精准“排雷”。福州市瞄准痛点开展靶向评价,通过建立“气瓶安全追溯管理系统”,形成充装企业安全信用指数自动评测体系,累计建立150.3万个气瓶档案,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和实时抓取充装企业违规行为,有效预防企业瞒报、伪造充装数据。福州市实施差别处置,将违法证据智能推送至充装企业及监管部门,可疑违规充装行为半年内锐减98%,以相关信用得分作为“充装企业合规经营程度”及获取年审换证优先服务的重要考核指标,对低分企业“一票否决”。福州市聚焦监管效能打造共治循环,主动将违法充装等失信行为纳入企业重点规范范畴,通过公众监督和“在线扣瓶功能”消除隐患和通报线索,执行24小时AI识别、自动评分,对接全市54家气瓶充装企业,共清出虚瓶、僵尸瓶和过期瓶23.75万个。工作施行以来,每年有效避免约18万瓶次“黑气”流入市场,项目入选市场监管总局工作案例汇编,获第二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案例提名奖。

  监管靶向市场化,实现网络餐饮共治精准“聚焦”。福州市率先在全国以“接单量”定义“网红餐饮店”,以最严监管标准实施专项检查,率先全国高频排查和细化规范无堂食网店,启动“线上示范街﹢线下放心餐厅”建设。福州市通过“你点我检”、网络直播等公示执法过程,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抖音号获评全国系统市级单位影响力首位;重奖在线举报行业潜规则的行内人、消费者,累计收到举报线索近700条,兑现奖励逾5万元;通过第三方平台捕捉制止全市网络外卖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3012个(次)。福州市接入并对比核查两大订餐平台电子证照数据,对“吹哨人”提供严密的身份代码保护和在线匿名兑奖,铺装餐饮店后厨人工智能摄像头持续捕捉“脏乱差”等十余种隐患,相关工作获评福建省第3届“推进机制活、建设新福建”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,入选全国市场监管系统“智慧监管”创新举措,名列全国餐饮安全治理十大创新举措、“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政府类十大优秀案例”首位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samr.gov.cn/xw/df/202207/t20220704_348345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打假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打假内参 djnc.org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019387、010-80440269、010-69945235
监督电话:15010596982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 qgsndy@163.com 客服QQ : 2909421493 通联QQ : 213552413